版权所属 © 贵州亿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黔ICP备2021004951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贵阳
盘州山寨春来早 布依姑娘采茶忙
(易俊 吴加浪 肖润贤 报)3月13日,在盘州市羊场乡何家庄村,原本一向静寂的村庄,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贵州亿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飞马茶场正在举行春茶采摘体验活动,吸引了远近游客来此体验茶文化,亲近大自然。
走进飞马茶场,布依姑娘们正在忙着采摘春茶,脸上洋溢着笑容,看样子今年的收成不错。除了这群穿着鲜艳的姑娘,广阔的茶园内四处都有村民和体验者采茶的身影,一幅春收的景象呈现在眼前。
据亿阳农业董事长 柯昌甫 介绍:“我们茶园这个盘州春已上市,每天有七八十个工人在采茶,计划今年的春茶可以采到4000斤左右,采茶区大约在3-5个月,按照市场价可创收200万元”。
别看茶场现在有了不错的收成,说起当初建茶场,柯昌甫仍不由嘘唏,飞马茶场位于何家庄村东部两千多米海拔的高山之巅,这里地处偏远,山高壑深,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汉、彝、苗、白、布依等民族,除了种植玉米、洋芋等少数作物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外,很难再从地里刨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来,也成为羊场乡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柯昌甫笑着告诉我们,这是他“做得最心惊肉跳的一个项目”。但是为了回报家乡、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他还是咬牙坚持。

2011年,村民柯昌甫承包了何家庄村几个山头,成立了贵州亿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了茶场,种植高品质龙井茶叶1000余亩。
七年来,这个当初被村民们认为是个“石头扔下去泡都不起一个”的项目,正慢慢地“显山露水”,而村民们也理解了柯昌甫反哺家乡的一片苦心。茶场建立起来后,需要人力除草、修枝等,村民们有了就近务工的地方,也就有了收入。自2015年开始,茶场里每年采茶5个月左右,加上平时田间管理需要的人力,基本满足了照顾家里不能出去外地打工的女劳动力的就业。
“采一斤春茶50元,一天能采2、3斤,能赚100多元。”何家庄村村民张如芬告诉记者。
看到如今茶场的发展,柯昌甫终于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也落实了。种出的茶叶品质非常好,在市场上还很走俏,远销山西、青岛、大连、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并且口碑极好,供不应求。虽然目前的收益与投入相较仍显微薄,但他已经看到了希望,并且有信心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在村民心目中,柯昌甫由当初的“憨包”、“傻大帽”变成了他们口中亲切的“柯老板”,称呼起来毫不别扭,因为这个“柯老板”除了给他们活干,没架子,还怕他们饿着,记者看到,在活动现场,准备了许多馒头,都是为采茶的工人提供的。
村民的口碑最让柯昌甫骄傲:他说“我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对我也很好,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充分说明这个项目做得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也说明了乡亲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在增强。”
无文化不茶叶。柯昌甫认识到,茶叶再好,如果缺乏文化内涵,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只能为别人的品牌提供茶叶原料。为了长远的发展,在“石头”扔下去依然未“起泡”的2013年,投资5000万元,在两河新区购地40余亩,建成投产贵州亿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茶产业文化园”。在茶叶生产的同时,充分融合何家庄村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对茶场的高品质生态茶进行文化包装,打造自己的品牌,目前成功开发茶叶品牌“盘州春”、“亿阳红”,以及“布依茶庄”民族特色文化茶叶系列产品“布依姑娘茶”、“黔乡之韵”“春满神州”、“春光无限”、“春意盎然”等品牌。
据柯昌甫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拿到了今年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茶博会的入场券,将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我们将把大山深处最原始、最生态的春的味道与世人分享,将我们多元、厚重、神秘而又纯朴的民族文化展示到异国他邦。”柯昌甫眼里透着自豪、透着坚定。他要让我们偏远山村的春茶,香遍神州,香彻寰球,带动乡亲们越来越富。
淡淡春茶香,浓浓桑梓情。相信心系乡亲父老、有着浓厚的故土情怀的柯昌甫,会在这条“茶路”上越行越远。相信大山深处的生态茶,茶香会越飘越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何家庄会越来越美,村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有滋味。